您的位置 首页 名言名句

关于杂文的名言

杂文,关于杂文的名言,关于杂文的名人名言关于杂文的名言

1、我们常听说杂文是“匕首投枪”,也常听到关于杂文“战斗风格”的议论。于是就把杂文从文体到主题都作了限定,导致现今的杂文虽是正气十足,“政治正确”,却少了鲜活,没了个性。 —— 阎晶明

2、我们现在的许多杂文家,大多是书斋里的论客,电视机旁的评论员,报纸“杂闻”的归纳者。自己身上并无一点是非,不是“领导”,不在“官场”,能够骂“官僚”(鲁迅当教育部的职员达二十多年);不是作家,不写小说,可以随意批评文坛(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先河者);不是商人,不做买卖,可以痛斥奸商的可恶;不是歌星影星,可以非议“走穴”和“假唱”;不是建筑专家,可以谈工程质量;等等,等等,不一而足。 —— 阎晶明

3、杂文家,首先应当自在“杂务”中生存,为个人的独立,自己的个性而努力和斗争,才能再寻求更广大的意义。杂文,首先是一种精神的自卫。 —— 阎晶明

4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散文,应当说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文体,报纸副刊的大量滋生,助长了散文的发达。只不过,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企图把那些言论性的杂文,文体轻灵的言论和评论,等等这些并不规范的文章从散文里划出去。 —— 阎晶明

5、不错,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,“杂文”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,也照秽水,也看脓汁,有时研究淋菌,有时解剖苍蝇。从高超的学者,是渺小,污秽,甚而至于可恶的,但在劳作者自已,却是一种“严肃的工作”,和人生有关,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。 —— 鲁迅

6、摩罗的文章是第一流的,他的杂文不像有些作家那样叫你读了大呼过瘾的,而是让你更深切地反省自己,反省社会!摩罗是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作的,因而在批判的背后往往渗透进对人类与社会的终极关怀与同情。这是最让读者动容的地方。 —— 曹极

7、那抹余辉小姐对我说:曹极,我欣赏你,觉得你总是把某种感觉逼向死角落。我听了,笑而不答,但在心里暗夸她的冰雪聪明。的确,写杂文不能像文科历史考试那样面面具到,只有知识的广度却没有知识的深度。写杂文重要的一点就是“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”。集中精力与材料在第一时间内把论敌戮倒。其次,写杂文绝不能拖泥带水,泥沙俱下,要有一点披沙拣金的功能,能用三千字把一个道理说清楚,就绝不用三万字去贴油加醋,去画蛇添足。中国有句古话说:置之死地而后生。对写杂文同样也适用。 —— 曹极

8、当鲁迅意识到一个体格再强健而精神麻木的人毫无意义的时候,毅然弃医从文,当曹极意识到小说太间接,而诗歌又缺乏现实基础时,毅然改写杂文。一流的知识分子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民间的疾苦。 —— 曹极

9、刘庸的作品很畅销,但大部分是中学水平,证明大部分读者的阅读水平都还停留在中学阶段。王朔骂鲁迅,他说鲁迅的《一件小事》是小学生水平。可是在他后辈——曹极的心目中,王朔的杂文也只是中学水平,难有真知灼见,更别提创新了。比他更菜的还有鸟诗人伊沙,伊沙的杂文使用率最高的就是一个“俗”字,可是用俗来评价一件文学作品是有失客观与公允的,俗是一个非常抽象与笼统的概念,到底什么作品俗气,什么作品不俗气,恐怕连伊沙自己都搞不清楚吧!用俗来评价文学作品,不但不能让读者认清作品的真面目,反而让读者看到了批评家自身功力的不足。关于伊沙部分,我在《我不读伊沙》一文中已经发泄过了,这里就无须赘述了。 —— 曹极

10、敢于批判的韩寒在中国出现原本已属不易,所以,进一步要求他的批判技巧,批判智慧,显然更为苛刻。或者,更为恰当的说法,是韩寒不必非要用小说表达思想,他完全可以写杂文。韩寒与杂文的结合,肯定比与小说的结合要更为合适的多。 —— 付艳霞

11、许多杂文是匕首,但没有开刃;是投枪,但没有枪尖。 —— 佚名

热门文章